挑戰世界性難題,成都華宏獲得棉花黃枯萎治理國家專利技術
在棉花種植領域,黃枯萎病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真菌病害,也是一項難以攻克的世界性難題。由于黃枯萎病傳播速度快,發病后死棵能力強,很難根治,棉花植株一旦發病,就會出現蕾鈴掉落和萎蔫的情況,進而導致嚴重損失甚至絕收。多年以來,專注于土壤治理與現代農業技術研究的成都華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華宏)投入大量資金和科研力量,在棉花黃枯萎治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近日,成都華宏歷時十多年的研究和大田應用成果正式通過國家專利技術審核。
據悉,成都華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棉花黃枯萎病害進行了持續深入研究??蒲腥藛T發現,黃枯萎病之所以難以根治,主要是以為你它既能在棉花植株上單獨發病,也可以混合發病,而且混合發病的比例很高,可以通過種子、土壤或者越冬的病殘體傳播,因此必須在土壤上對癥下藥。早在十多年前,成都華宏專門派出技術團隊,對我國重要棉花產地新疆石河子進行技術援助和指導。期間,成都華宏技術團隊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農五師、農六師、農七師、農八師等的棉花種植地進行了田間試驗,其中農八師142團24連職工謝光武的棉花地就是針對黃枯萎病進行技術攻堅。據悉,謝光武的1000多畝地是黃枯萎病害最嚴重的的地塊,一度出現絕收。成都華宏技術團隊將鹽堿土壤治理、微生物功能菌和黃枯萎治理專利技術相結合,很快就收到了好的效果。經過全面治理后,千畝棉花地自第三年開始就沒有發生枯黃萎病。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克拉瑪依光明合作社的11000畝,連續實施5年,今年也沒有發生黃枯萎??!棉花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
在取得初步技術成果之后,成都華宏又對專利技術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眾所周知,黃枯萎病害的季節性特點非常明顯。2020年7月,受到氣候影響,新疆石河子地區的棉花主產地再度爆發大面積黃枯萎病,發病率近乎100%,很多地塊減產嚴重,減產量在10%-3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由成都華宏技術團隊負責的示范地沒有發現一株病害。這個可喜的結果,不僅引起周邊種植戶們的強烈反應,也進一步證明了成都華宏生物棉花黃枯萎治理國家專利技術的含金量。
通過實際案例顯示,成都華宏這項專利技術能根除棉花枯黃萎病的發生,增加產量。與此同時,該技術還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并且具備環保綠色、成本低的優勢,有助于實現土壤永續利用。在解決了世界性難題的同時,華宏生物這項發明方法還具備應用簡單的優勢,非常適宜于農業化生產,未來將得到全面應用推廣,為我國棉花種植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保駕護航。